小型企業安全現狀評價心得體會
根據我們近段時間來對各類小型生產企業安全狀況的評價,發現很多小企業的生產加工必備條件與法律法規的準入要求差距甚大,檢驗檢測能力較低,規范化管理水平也很低。因此,如何加強對小生產企業的監管是當前安全領域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存在的問題
1、生產條件較差。一是企業規模小,生產能力小,加工水平和產品檔次低,部分小企業都是進行簡單加工,生產無規律性;二是生產車間或加工場地衛生環境差,達不到安全衛生標準條件;三是內部管理不規范,部分企業沒有制定各類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制度;四是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低,,專業技術人員很少。
2、監管難度很大。一是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者大部分是下崗工人或者農民、自謀職業者等,小企業生產是他們賴以謀生的主要手段,政府在監管過程中如果不考慮實際情況,一味采取關停并轉等手段,容易引起經營從業者的激烈抵抗,甚至可能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政府也處于“兩難”局面;二是部分鄉鎮鑒于招商引資和當地經濟發展的壓力,對小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管理放松,甚至個別有保護的現象,基層政府對小企業小作坊這項工作的不支持、不理解也成為了監管的難點。
二、幾點建議
1、明確監管職責。小企業因其規模小、數量多、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和就業門檻低等特殊性,在我國將長期存在。對小企業的監管必須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可由一個部門進行統一管理;也可劃分不同情形由兩個部門分別管理。
2、完善法律法規。應出臺針對小企業安全管理的有關法規,強化依法監管;法規應對小企業的認定、安全生產管理、日常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制定出準許其有條件存在的基本規范。對于達不到基本規范要求的,且拒絕整改或經整改仍不符合基本規范要求的少數企業,應當堅決予以取締。
3、強化培訓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和業主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法制觀念。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定期舉行免費培訓班,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逐步引導他們提高安全生產經營條件。 (本站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