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實現公眾參與管理和監督
7月31日,在《政府采購法》頒布十周年的這個時間節點,市財政局邀請了國家財政部國庫司(政府采購辦)王奇璋同志,給全市政府采購系統、市直機關采購部門負責人開展政府采購專業知識講座。王奇璋目前在我市天元區掛職,對我市政府采購工作比較了解,也給予了肯定的評價。
政府采購是宏觀經濟的重要調控手段
我國從1996年開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試點,迄今已有16年的改革歷程。 對此,王奇璋認為,我國政府采購在16年的改革歷程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政府采購是源頭治腐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政府采購在財政資金管理上發揮著什么作用?對此,王奇璋表示,主要體現在“兩個安全”上,即實行政府采購,可以確保“采購資金安全”和“采購人員安全”。
實現大家的錢大家參與管理和監督
政府采購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花錢模式。經濟學家通過分析,將花錢行為歸結為四種模式:一是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二是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三是花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四是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
相關新聞
(本站編輯:admin)
“當然,如果通過這次匯報,還能夠使大家理解政府采購、靠近政府采購、支持政府采購、成就政府采購,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光。”王奇璋這樣開始了他的知識講座。
他說,第一階段是從1996至2002年,屬于試點探索階段;第二階段是從2002至2006年,屬于規范推廣階段;第三階段是從2006年至今,屬于功能完善階段。
2002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政府采購法》,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步入法制化軌道,并在法制化的推動下迅速在全國推開。
“在 ‘十一五’規劃中,政府采購第一次作為宏觀經濟的調控手段,與財稅、金融手段并列提出,政府采購在國家宏觀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得到肯定。”王奇璋說。
如今我國政府采購功能日趨完善。我國從2003年政府采購法實施以來,在支持節能環保、扶持中小企業、保護本國產業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政府采購是整個財政支出管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和建立商品價格信息庫,使預算編制更細化、更科學,財政支出更合理、更高效;另一 方面,通過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和政府采購資金的國庫集中支付,擴大政府采購規模,促進政府采購工作,可以體現政府采購的規模效應。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講,政府作為經濟主體參與市場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用權力配置資源,容易產生尋租行為。”王奇璋表示,政府采購制度確 保了政府采購活動必須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進行,同時接受財政、審計、供應商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從源頭上有效抑制政府采購活動中的腐敗現象,從而有利于保 護政府信譽,維護政府部門廉潔奉公的良好形象。
四種模式中最有效用或最講績效的就是第一種模式,即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成本和效用都容易出現問題的是第四種模式,即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
王奇璋認為, 政府采購在實踐中主要體現為“取眾人之財、辦眾人之事”的方式,也就是屬于第四種模式。政府采購改革目標是導入第一種模式,實現大家的錢大家參與管理和監督。
對此,王奇璋表示,政府采購必須執行充分的理由、嚴格的程序、規范的管理、有效的監督、明確的責任等必要條件。
今年是《政府采購法》頒布十周年,為全面提高全市社會各界,包括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代理機構、采購人、供應商的依法實施政府采購意識,更好地促進政府采購工作,市財政局在6月下旬至8月初在全市開展了《政府采購法》頒布十周年宣傳月活動,掀起了宣傳高潮。
據悉,市財政局開展了紀念《政府采購法》頒布十周年“我說政府采購”有獎征文活動,在株洲日報、株洲電視臺、財政局門戶網站同步開設十周年宣傳專欄,邀請財政部專家開展知識講座等活動,形式多種多樣,過程有聲有色。
“全市政府采購系統緊緊圍繞我市政府采購中心工作,突出重點,豐富載體,創新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政府采購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學習宣傳教 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的政府采購法制意識,促進了我市政府采購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